薪水理財-帳戶分配法則
你不理財,財不理你~
如果你的收入只有薪水的話,
更要好好的想想怎麼合理的分配。
目標必須是符合SMART原則的:
S:Specific(具體的)
M:Measurable(可量化的)
A:Achievable(可達成的)
R:Realistic(現實的)
T:Time-related(有期限的)
Ps: SMART = 聰明的
---------------------
可以把薪資切成七份,
依個人狀況比例不同~
1、生活開支-
2、長期儲蓄-
3、投資理財-
4、教育學習-
5、公關娛樂-
6、社會公益-
7、貸款債務-
比例確定就要嚴格持行(以年度調整)
每個帳戶預算不能透支、不能挪用。
PS:這裡因為每個人的社會角色不同,
某些分類的比例非常大,是很危險的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
1、生活開支- :
生活開支分兩大類,是「固定支出」與「生活費」。
固定支出:房租、水電、保險費、稅金、手機網路。
生活費:餐飲、交通、服飾、生活雜支
每月設定固定的費用,
有效控制生活的花費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
2、長期儲蓄- :
儲蓄就是最單純理財,就是把多的存下來,
一般人:收入-支出=儲蓄
正確的儲蓄方式:收入-儲蓄=支出
1、單純的儲蓄
2、消費型儲蓄
(房子、車子、旅遊、高價精品)
---------------------
3、投資理財- :
用錢賺錢,打造穩定現金流。
1、定存
2、保險:儲蓄型、投資型
3、金融商品
4、房地產、租屋收入
5、骨董文物
6、投資他人,當股東
7、其他...
---------------------
4、教育學習- :
投資自己,穩賺不賠,
頭腦的東西是別人偷不走的。
1、語言與文字
2、科學與學術
3、工作技能
4、生活技能
5、財務金融
6、管理教育訓練
7、親子教育
下班再多花一點時間去學習不同領域累積。
不學不開始,永遠不會~~
---------------------
5、公關娛樂- :
經營人際關係和適時釋放生活壓力,
的非生活必要花費。
1、娛樂花費:球類活動、唱歌。
2、短期旅遊:住宿、交通、美食。
3、公關費:活動、點心飲料等...
4、演唱會、遊樂園、展覽活動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
6、社會公益- :
做好事,得好報。
1、每年或每月固定捐款公益機構。
2、一次性捐款。
3、關懷流浪漢、流浪動物。
4、公益彩券
---------------------
7、貸款債務- :
如果沒有債務,也要準備"風險預備金"。
怎麼會發生債務狀況:
1、貸款:房貸、車貸、信貸、學貸
(就是跟未來的自己借錢)
2、信用卡:先享受後付款。
3、民間借款:當鋪、高利貸、親友。
4、意外事故:財損、醫療費、喪葬費。
6、詐騙案件:投資、愛情、買賣。
6、投資經商失敗,金融商品黑洞。
7、長輩留下來的...
正向面對,積極還債,無債一身輕。
有計畫的債務是好事,但沒事別碰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
以自我狀況比例分配:
分開存或用,不能透支、不能挪用。
狀況1:單身 社會新鮮人
例如:月薪30000元
1、生活開支-55%=16500
2、長期儲蓄-15%=4500
3、投資理財-10%=3000
4、教育學習-5%=1500
5、公關娛樂-10%=3000
6、社會公益-3%=900
7、貸款債務-2%=600
可以多存一點錢,學習金融理財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
狀況2:買車的 公司小主管
例如:月薪40000元
1、生活開支-45%=18000
2、長期儲蓄-10%=4000
3、投資理財-15%=6000
4、教育學習-5%=2000
5、公關娛樂-5%=2000
6、社會公益-3%=1200
7、貸款債務-17%=6800
有債務優先處理,但是還是要存錢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
狀況3:繳房貸 雙薪家庭,二小孩
例如:雙薪75000元
1、生活開支-55%=41250
2、長期儲蓄-5%=3750
3、投資理財-5%=3750
4、教育學習-10%=7500
5、公關娛樂-10%=7500
6、社會公益-2%=1500
7、貸款債務-28%=21000
債務優先處理,但是生活開銷很重。